我市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省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,围绕省农委全面推进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这一中心任务,以保障农资安全为目标,以综合整治为手段,采取有效监管措施,规范了农资市场,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一、积极宣传培训
一是开展专题培训。 1月4日至20日,市农业局对全市种子、肥料、农药共计3家生产企业和300家农资经营业主,进行了《关于严禁假劣农资进入市场》、《关于对农资经营业主资质条件和经营管理办法》、《企业维权和农资经营注意事项》、《农资经营相关注意事项》四个专题培训,共培训320人次;3月5日召开由执法大队人员和经营企业共200人参加的农资规范化管理培训会议,深入学习新《种子法》和《海伦市农资市场规范化管理实施意见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。二是电视讲座。开展了5讲农资真假识别、法律维权、品种选定等专业技术电视讲座。三是进店入户宣传。印发宣传安全农资下乡各种手册5000册、张贴放心农资下乡标语50条,借助农资市场综合整治行动,进店入户宣传1000余户。从而增强了农业综合执法人员文明服务执法意识,提高了经营企业守法经营自觉性,提升了农民辨识农资和依法维权的能力。
二、加强监管执法
全面开展了农资市场整治专项行动,截止3月20日,共出动农资综合执法人员300人次、执法车辆 100台次,检查农资业户220家,没收未审定玉米和大豆种子150斤,下发处罚告知书50起,为农民维权3起,向生产厂家邮寄玉米和大豆抽检样品确定函20份,帮助经营业户退回未审定玉米种子80斤、大豆种子120斤。同时,按照农业部、省、市要求,严查种子市场,严禁转基因种子销售,从源头上遏制转基因种子流入我市。
三、严格准入备案
履行服务宗旨,严把准入备案关口,严格按照具备有经营资质、技术人员、独立营业室、独立仓储设施、安全防护设施、赔付能力等条件备案,按照具有产品质量报告、登记证书、进货发票、商品样品、进货单位工商执照等条件予以准入。年初开始为农资生产企业和农资经销业户提供准入备案服务,共完成种子备案140个、农药备案登记160个、肥料经销登记册120册,在3月份前全部下发到位。
四、强化制度保障
制定下发了《海伦市农资市场监管规范伦建设实施意见》、《海伦市农资经营信用分类监管制度》、《海伦市农业综合执法责任追究制度》、《海伦市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程序执行标准》、《海伦市农业综合执法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办法》等2个方案、4项制度和2个管理办法,通过完善并认真执行制度,确保服务执法规范,经营合法有序。
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工作,目前,海伦农资市场货物充足,经营秩序良好,农资价格稳定。下阶段将继续按照规范化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,组织精干力量,对全市农资销售市场、经营业户进行全面清理检查,同时进村入户进行走访、倒查,坚决打击坑农害农不法行为,让农民用到安全放心农资。